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856萬"沒有信用的人",如何在社會生活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“設置個人破產制度的目的,是要讓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脫離債務漩渦、破繭重生。”視覺中國/圖

2024年,是十年來中國失信名單人數首次下降的一年,新增245.7萬人,同比下降23%。2025年一季度,新增39.42萬人,同比下降9%。


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,截至5月16日,全國公布中的失信被執行人有856.83萬。

失信、限高、破產、清算……這些法律概念相關的新聞,屢屢挑動著人們的神經,因為它不僅關乎“欠債還錢”的公平正義,更日益關乎該如何幫助創業者面對失敗的制度救助。

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、北京市破產法學會會長徐陽光對南方周末分析,失信名單人數的下降,一方面得益於執行轉破產的制度規則,另一方面是信用修復制度的完善,2024年通過信用修復回歸市場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失信名單新增人數。

“只要他完成判決確定的義務,或達成和解(即信用修復),或者經執行發現確無財產可執行(則進入破產程序),法院都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刪除失信信息。”徐陽光說。

通俗地說,還不上錢,分為兩種情況:有錢不還,應該受到失信懲戒;沒錢可還,應該進入個人破產程序。前者是“失信”,後者是“失能”。

在八百多萬失信被執行人中,“失能者”應不占少數。但目前,針對他們的制度並不通暢。從失信,到破產,路上會遇到多少堵點?制度又應該如何幫助“誠實而不幸”的負債者重新出發?

困在名單裡的人


62歲的桑黎川,在視頻裡微笑著講述了自己的“失信人生”。

他是智雲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,公司從事食品快檢業務,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。那一年,營收上漲137%,利潤漲了十倍以上,還拿到了5000萬元B輪融資。

最樂觀時,他希望公司能“先上新三板,再上創業板,最後上主板”。但接下來,他出現了融資困難,資金鏈緊張,繼而崩斷,銀行要錢、員工討薪,他承擔了兩千多萬元的個人負債,並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。

眼下,他希望能幹到70歲,把欠員工的錢還了。但再創業的過程特別不順利,他的銀行卡,包括每月的退休金被凍結,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無法使用,出行只能坐綠皮火車。


他對南方周末說,“連基本的生活費都沒有,東借點、西借點,找親戚朋友湊點。我們是創業,一分錢都沒亂花,但失敗了,就被貼上‘老賴’的標簽。到法院申請個人破產,所在城市也不批。”

他形容,一旦失信,別人就不敢跟你合作了,融資渠道也斷了,心理壓力特別大。

楊先生是一位在視頻中實名懇求解除對負債人限制的電商從業者。因公司破產,他個人負債三百多萬元,目前只能用家人的微信、支付寶、營業執照和銀行卡來維持生活和工作。

前不久,他往新辦的銀行卡中存了兩萬多塊錢,用作女兒下學期的書本費和母親高血壓的治療費,僅15分鍾,就被銀行劃扣了。在視頻中,他呼吁銀行能暫停對生活賬戶的劃扣,開通生存金專戶,給負債人一絲喘息的機會。

一位曾經的企業創始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,失信後,做過網約車司機,但賬戶必須綁定本人銀行卡,綁定後收入會被全部劃扣。法院允許保留的、滿足最低生活標准的退休金,也必須打入本人銀行卡,同樣會被劃扣,在自己的賬戶上留不下一分錢生活費。

廣州韓後化妝品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國安曾是失信被執行人。他在近期發布的視頻中總結,一旦進入“黑名單”(失信名單),會帶來“三大暴擊”:第一,聲名掃地,沒人會給你機會;第二,寸步難行,要麼綠皮火車,要麼請司機專門開車去外地,出行好像“上刑”;第三,信念崩塌,覺得很難東山再起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456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0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7 秒